孙永印
1954年出生 天津市人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
中央美术学院进修
中国现代艺术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八一电影制片厂美术师 (中国第十七届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奖获得者)
黄河祭160x300cm 布面油画 2011年
其油画作品
《行军路上》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
《破土》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
《死生之地》入选第九届全军美展
《沉积》(秦佣系列之二) 入选第十届全军美展
《沉积》(秦佣系列之三) 荣获2001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特等奖
《红墙》入选全军“远太杯”美术作品展,荣获二等奖
《东方》入选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部第四届美术作品展
《印记》入选建国50周年全军美术作品展
《月光》太平洋国际拍卖会收藏家收藏
《夕阳》太平洋国际拍卖会收藏家收藏
《冬韵》深圳动产拍卖会私人收藏
《黄河祭》在两会期间百家媒体报道
许多作品被美国、法国、瑞士、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香港和内地收藏家收藏。
另著作《中国历代人物造像》由国家外文局《今日中国》出版社出版,以中,英文两种文版在国内外发行。
曾多次在中国《美术》、《军旅画家》、《解放军文艺》、《人民日报》、《当代绘画交流》、《解放军报》、《传奇天下特刊》等报刊上刊登作品。
搏击 165×120
1954年 出生于天津市武清区
1972年 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央美术学院进修
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工作
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连环画《老兵》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连环画《航行日记的秘密》
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连环画《九颗夜明珠》
山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百国历史》连环画
山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百国战争》连环画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连环画报《丑石》
入选《行军路上饭菜香》第六届全国美展
1985—1987年 参加中日合拍的电影《敦煌》,任副美术师
1988年—1991年 参加电影《大决战》拍摄,任副美术师参加电影《大转折》拍摄,任美术设计师参加第八届全国美展,油画作品《破土》入选并被私人收藏
获得中国第十七届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奖
出版《中国历代人物造型》中英文大型画册
油画《死生之地》入选第九届全军美展
参加电影《大战宁沪杭》拍摄,任美术设计师
油画作品《冬韵》登载在第12期的《美术》封面
参加第九届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
油画《大别山的孩子》被台北三希堂收藏
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油画《东方》入选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部第四届美术作品展
油画《印记》入选建国50周年全军美术作品展
油画作品《印记》被私人收藏
油画《冬韵》在深圳动产拍卖会收藏家收藏
油画《沉积》荣获2001年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特等奖
油画《红墙》入选全军“远太杯”美术作品展,
荣获二等奖并被私人收藏
油画《月光》太平洋国际拍卖会收藏家收藏
油画《沉积》入选第十届全军美展
油画《夕阳》太平洋国际拍卖会收藏家收藏
油画《铜车马》参加北京国际博览会被私人收藏
参加电影《惊涛骇浪》拍摄,任美术设计师
参加电影《北纬三八线》拍摄,任美术设计师
出国考察,在瑞士举办个人画展
参加电影《白鹭的恋歌》拍摄,任美术师
2007年 参加电影《唐山绝恋》拍摄,任美术师
2008年 创作油画兵马俑系列《回首》、《筑城》等
创作油画作品《逝去的阵地》、《死生之地》等
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个人画集《中国现当代书画名家艺术大成》
文联出版社出版《艺术大师三人行》
四川出版集团出版《聚焦当代翰墨名家》
油画《跪射俑》在保利精品拍卖会上被私人收藏
中央电视台CNTV专题采访《画家孙永印》
中国书画出版社出版《一代大师》
油画《黄河祭》《守城者》《死生之地》在两会期间百家媒体报道
向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献礼 孙永印——中国当代最
具影响力书画名家作品展 网络媒体报道展播
2013年 中央6台 《电影人物》专题报道电影美术师孙永印
2015年 瑞典皇家艺术学院授予博士学位
大浪滔天160x120cm布面油画 2012年
构绘历史主旨深厚 技归心境独树一帜——记著名油画家孙永印
孙永印是一位非常专业的油画家,但是他与其他油画创作者有更加高远深沉的艺术思索习惯。画笔不随意浅绘风花雪月,时时能够深刻触及民族文化的精髓。他把历史深处的现实场景,通过油画的精工与庄严,表达触碰历史的文化责任意识,所以兵马俑通常是他借为所用的历史文化符号,用这种极有文化厚度的符号借助油画构建民族精魂,为五千年传承的历史点睛成采,在看似静谧的画境空间里,隐藏着宏大的文化叙述和精致的心境表达。
他的油画艺术,不仅仅为“画”而成,还在于为责任而担当,是油画叙事民族精神的卓意表现。孙永印用非常专业的画技,把油画的主旨构造引领至崇高意境。画面创作绝不为把玩独赏,而是要用画家的天赋才华,给人们带来心灵的震撼,用兵马俑的幻相记载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文化瞬间。站在这个角度来讲,孙永印的油画已经升华为民族的精神史记,达古通今,泱泱五千年的民族风尚,在他的油画里滚滚涌出,成为令人仰望而生情怀的艺术涤荡。
作为一个致力于用画笔记载民族精神的写实主义画家,孙永印的油画创作时刻能把准上层建筑的精神总脉,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教育诸多因素的变化与转折,都是触动孙永印忽生灵感,顿悟成佳品的契机。也就是说,他的艺术是基于真实的现实环境而成就的艺术精华,以兵马俑寓意,不是抽成真空的虚幻。现实与真实,汇成时代洪流,是孙永印极力构成的画风质感,他的油画作品能引领人们的道德观、审美意趣,更能驾驭人们在新时代里的价值取向,触动人心就成为艺术化归感染力的必然。与其说他在用画笔画油画,不如说他是在用自己的丰富阅历在解析思想,滋养时空,在激发人们对现实的思索和对未来的展望。历史与未来的承接,中间恰好隔着孙永印的油画巨制,他的艺术就是沟通过去和未来的桥梁。
油画对历史和未来的表现力,从来没有人能像孙永印这样,把这种力量推崇到极高极强大的境界。他的油画艺术不只是为实现小我的艺术理想,而是要去追寻家国能融的宏大气质,他的油画创作既是一种专业技能的自由表达,也是文化任务的重大担当。当许多油画艺术家正缺乏这种文化担当意识,仅以油画写风月的时候,孙永印却大踏步伐,坚韧前行,文化有担当的艺术创作,不但确立了他在油画艺术天空的璀璨位置,也被授予油画可成主流的创作机遇,所以尽得油画之功,亦可安心享得油画之名。
构绘历史主旨深厚 技归心境独树一帜。构图源成经典,笔触尽得细腻,含蓄自然,从容大度,深藏气势恢弘。孙永印油画,打破旧有宏大文化主旨油画创作的旧路藩篱,不刻意说教文化,也不过度灌输精神,而是善于用寄寓的艺术手法,把主旨情感和精神寄寓于历史的深处,让作品始终饱含内在的震撼力,所以他的油画不是观感的刺激,而是对心灵的触动与俘获。他的油画总能呈现心有灵犀的意境,给人留下难以抹除的深刻印象!
华艺书韵文化传媒艺术总监 原央视高级书画评论家 刘振华 2018年4月11日
大河兮 225x160CM
中国信息报 记者:娜子
走进军旅画家孙永印的画室,便被大幅一幅幅“兵马俑”油画系列作品吸引。许久伫立读着《黄河祭》,读着那些在地狱中挣扎着的历史、挣扎着的灵魂,宛如体恤到生与死二者的界碑,刻着一段悠远且又铭记的文字,这文字已被演绎成与当代人酷似的心态历程。
《生死之地》等几幅作品,气势磅礴、宏烈,既表现着艺术本身的感染力,又能拓展着存在时代中的不同的人格的坚韧悲壮。
面对这些面目百态的千年古魂,完全可以领悟到关于生命在一段历史的长河中顽强与拼搏的真实体现,那抗争的过程,似在证明不能涅槃的人类精神永远都是活的化石,昭示岁月与子孙为曾经历史的辉煌或感动、或沉思或澎湃,孙永印,把他一腔的真爱与感情叠浪进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绘画语言里。
提起“兵马俑”系列绘画作品,这恐怕与孙永印的职业有关。他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美工,期间,他担任了《敦煌》《大转折》等影片的美术设计(其中影片《大转折》等获了第十七届金鸡最佳美术奖)、在随拍摄组置身风沙大漠般的场景时,孙永印被宏阔的景象深深感染,敦煌的艺术,悲壮的历史等,这些宏伟而壮丽的艺术启诱他的灵魂再一次飞跃,决意在灵感的冲击下为油画艺术做一次大胆而探索的表现。
于是,孙永印的世界,有了他沉稳的笔墨,有了一段历史的沧桑见证。
孙永印油画的特点,介于色彩的斑斓,柔娴表达着他对大自然的悟道与情爱。除像“兵马俑”这类题材外,他的作品古典味较浓,在其观赏一幅幅人物或风景的作品里,或小舟停泊,或森林静谧,或绿荫童话,每一幅作品都有着极其严谨又丰富的内涵,从而导致他把绘画语言达到一种出神入化、令人遐想的境界。
画家孙永印的家,简而不陋每个房间似乎都是画廊展厅。风格有别,情趣各异,手法千秋,功底丰富的作品把房间里的墙壁,点缀成故事与童话。
完整图
死生之地二 160x300cm
出行图185x150cm
沉积一 150X225cm 布面油画1999年
大漠遗存三135X110cm 布面油画2005年
孙永印作品
飞跃135x115cm布面油画2010年
青花瓷二 90X140布面油画2010年
孙永印作品
村边的小河 100x80 1996年
冬雪 60x60cm 1999年
孙永印作品
母与子 110x80cm 1997年
藏娃60x80 cm 1999年
女人体五
孙永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