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2日,在百度联盟峰会分论坛上,百度App业务部总经理平晓黎表示,百度将于7月正式推出百度智能小程序。同年7月5日,在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正式推出了智能小程序。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都在关注百度智能小程序是什么。
这一幕让我回想起了5年前的百度轻应用。故事的开始,可以从2007年说起:
2007年1月9日,苹果发布了第一款iphone。
2008年9月23日,谷歌收购了安卓后,推出了第一款安卓手机HTC-G1。
2009年1月7日,工信部给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发布了3G牌照。
2009年8月,新浪上线了新浪微博。
2010年10月,腾讯内部筹备微信,2011年1月21日,腾讯推出微信。
2011年9月16日,奇虎360发布PC版手机助手软件。同年12月12日发布安卓版手机助手软件。
2012年8月16日,奇虎360公司推出360综合搜索引擎。
2013年下半年,百度移动搜索流量超过了PC端。由于智能手机的兴起、3G网络的覆盖、APP软件的流行,2013年成为了流量转移的分水岭。
在这个流量分水岭的时期,对百度而言,后有追兵,前有埋伏。
PC端,奇虎360公司凭借360安全卫士及360安全浏览器的高度覆盖,推出的360综合搜索市场份额很快突破10%,让百度颇为紧张。
移动端,360手机助手在用户数和下载量方面也是遥遥领先。
面对PC流量被挑战,移动流量被瓜分的情况,百度非常渴望拿到移动互联网门票。为了获得移动互联网流量,百度在2013年7月,19亿美金重金收购91手机助手,寻求对APP分发渠道的控制。同年8月22日的百度世界大会上,推出了百度轻应用,力求结合搜索行为,控制长尾APP流量。
百度在2009年8月18日“百度技术创新大会”上提出的框计算概念,就是基于在PC端搜索框里解决网民信息的既搜即得。百度轻应用的设计可以说是框计算概念在移动端的延续。这种产品设计逻辑是符合网民使用习惯的,一些小的需求我们不必单独下载APP去使用,在搜索框里就能解决。可以说百度轻应用的想法很超前,但在移动互联网的蓄势期,商业化条件还不够成熟,百度在2014年又尝试了直达号产品,但客户覆盖一直很小众,最终轻应用和直达号消失了。
5年间,网民人数增加了3亿,4G网络普及,APP功能、场景、使用习惯都发生了巨大变化。2017年1月9日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通过微信一年多的小程序运营,让百度看到了小程序生态的成熟,又决定推出百度智能小程序挖掘流量。
百度智能小程序是百度营销体系里重要的一环,可以补充百家号在信息流分发上的能力,也是百度引擎从搜索到信息流到客户端的一环,可以承担流量收口。
我认为百度智能小程序的优势在于定制化玩法和AI能力,由于小程序定制化的优势,更适合针对有运营需求的客户,通过百度AI能力,进行定制化开发。目前百度小程序接入了“百度语音”“文字识别”“内容审核”“通用图像分析”“细粒度图像识别”五种AI能力。
百度还计划打造业内首个完全开放的小程序生态,2018年底全面开源其开放的生态环境,让流量池得到扩充。
最近3年,随着信息流广告业务的爆发式增长,企业对于新的流量及流量收口的认知程度远高于5年前,流量分发的商业模式也更为成熟。百度除了在信息流业务上发力,打造了搜索+信息流的营销模式,也开始围绕“手机百度”这个超级APP打造小程序生态。
对用户而言,提高交互便捷性;对商家而言,增加一个流量收口;对百度而言,增加一个导流渠道;
看上去又是一个富有逻辑的故事,但最终结果如何,取决于百度对于智能小程序的具体运营规则。
毕竟,互联网江湖中,把一手好牌打烂的事,也不止一次了!
推荐阅读:大众生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