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武强能,时不我待。如何让小块时间活起来?如何让指战员合理利用好“碎片化”时间?“八小练兵”就是为指战员量身定做的“时间管家”!我们一起走进新疆森林消防总队新训大队看看“蓝朋友”们是如何做好“时间管理者”的吧。
小块时间,见缝插针练兵
课余休息、饭前饭后,别看时间太短,短时间同样能练出大进步。大块时间的集中训练,难免有人“吃不饱”、有人“撑得慌”。练不够的提标准,不够练的补补课,饭前“上上杠”、课余“练练手”、点名后“加加餐”,已经成为特有的风景线。“对于我们班长来说,‘小块时间’特别重要,是我们调动队友们训练积极性的有力抓手,在碎片化训练中查漏补缺,在点滴积累中突破自我。”新训大队大队长刘强说道。
小块场地,因地制宜练兵
下雪地滑?训练条件有限?场地不够?看我们的指战员如何开动脑筋,在营区内利用好每一块训练场地。“‘小场地’更能发挥大作用,没有练不了的场地,只有想不到的地方。空地可以翻轮胎、训练大棚可以练上升下降、废弃的水泥板可以练无齿锯切割,消防员走到哪里就训练到哪里,训到哪里就用好哪块场地,用不了多久,我的救援技能一定会超过班长的!新消防员阿撒力别克说道。
新老搭配,互帮互助练兵
“谁英雄谁好汉,训练场上比比看!”“小群体”练兵既有互动与帮扶,也有竞争与较量,这样的练兵活动,才能让队友们在训练场上“活”起来。三级消防士高小博说道:“大队根据成绩划分训练小组,每次和同批的消防员一起训练,最能激发我们的热情,训练场上比高低,争相给自己‘增肌’!”
挖掘教员,争上“大舞台”
结合“新蓝”训练实际,在班宿舍楼道中公布每周训练成绩,制定体能训练计划。不管是干部班长、业务骨干、新消防员,只要对训练方法、模式有见解、有创新,都可以登台授课、组训,既提高了训练效率、活跃了训练氛围,也为骨干培养和队伍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真正实现 “人尽其才、能者为师”。
以赛促学,技能竞赛小比拼
“来,咱一百米比比看”,浓浓的硝烟味在“预备,跑!”一声口令下窜出,集中点针对日常训练质量,广泛开展小团体之间力量、技能、素质等竞赛活动,让大家在相互较量、竞技中激发血性,增强突破自我极限的战斗意识,“小较劲”却给体技能提质增效创造了“大舞台”,调动大家训练的积极性。竞赛中,干部骨干以身作则,主动参与,有效激发了新蓝们的训练热情,浓厚了练兵氛围,同时极大增强了新队员的危机感和使命感,促使大家自觉做到相互学习,自我加压,迎头追赶。
释放效能,用好三互小载体
“三互”小载体,蕴含大能量。在“三互”小组里,一人落后两人拉,一人有难大家帮,将团结的力量充分发挥,实现“1+1+1〉3”效应。中队干部每人心中都有一本“消防员经”,通过认真比对每一名队员的综合素质,按照“优势引领、强弱搭配、新老结合、固定配对、贴近任务”的原则,同时结合队员的特点优长、兴趣爱好、组织能力、性格偏好等进行科学编组,结对帮扶,润物无声,小载体释放大效能。
争分夺秒,挤出小块时间
每天5分钟,一年积累下来就是30多小时。组织小块时间见缝插针练兵,通过拾零凑整、积少成多,解决训练时间难以集中的问题,在开饭前、点名前、就寝前等小块时间,都能看到大家活跃在训练场上,定型在单双杠上,体能、技能不达标的同志也不甘示弱,抓好碎片化训练,哪里不会“补”哪里,充分“压榨”每一块时间,而往往“小块时间”蕴含着“大大能量”,对加强新蓝日常养成及体能储备有着“水滴石穿”的显著作用,也是提高成绩、强化标准的快速路径。新消防员穆文凯表示“自己体能考核没及格,班长每天带着我开饭前练一小会儿器械,坚持两周后,感觉自己的肌肉力量明显在增强”。
利用小讲评,总结短板弱项
有总结才会有提高,各科目训练结束后,利用教员讲评、多人互评、自点自评相结合的方式,广泛收集意见建议,突出查缺补漏,总结训练经验,让每名新队员都能有针对性地了解自己的训练现状,及时学习先进、补齐短板。讲评不走形式,直面存在问题,让“不知足、求上进”真正入脑入心,讲评真效果、练出真成绩。
通过开展“八小练兵”活动,点燃了全体指战员的热情,不断让队员带着激情训练,真正实现练出实效、练出精神。今后训练中,大队将始终坚持“强基固本、提升能力”的原则,利用点滴时间不断夯实基础体能技能,为下一步新训任务多样化的开展奠定基础。
推荐阅读: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