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耿彪
魅族是国产手机厂商中第一个涨价的,魅蓝产品全线涨价100元,后来小米也提出了涨价策略。
这拉开了国产手机涨价的序幕,然而,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
随后,据供应商透漏,华为和OPPO 下调了2017年第一季度的手机订单,一个为16%,一个为14%,下调预期持续到第二季度。不过,供货商认为这个趋势还会继续。
回顾过去的2016年,华为推出的mate 9系列依然供不应求,OPPO R9和R9s销量爆棚。但是,越是火爆,越是有网友挑理。OPPO 、VIVO 被认为是高价低配,华为价格又太高,不适合普通用户。低端机型,配置又太差。好消息是小米华为在年末推出了新品概念机型,无论是外观还是配置都领先当下的智能手机行业,为2017年新品旗舰提供了参考依据。
魅族即将推出Mx 7和pro 7,此外,还有小米6、诺基亚6、8,以及华为p10,mate 10,三星S8等,随着系统功能和配置的触顶,手机在外观、功能性上将成为用户关注的点。
从当前的市场情况来看,智能手机市场偏向娱乐、专一功能性发展,那些性能均衡的机型反而受制于配件成本,售价偏高。华为、金立已经将目标对准国内高端人士,商务机型的要求更高,意味着利润也会更高。在销量趋于稳定的前提下,适当范围内提高产品售价是最好的盈利选择。
调价是主趋势,订单下调必须可控
意思是说,价格调整是厂商的主动性行为,而订单下调其实是被迫的,是无奈之举。即便价格调整,也可以手动再调整回去,而订单一旦下调,如果得不到市场的积极响应,很难通过主动性调整回来。这是趋势,也是必然。
所以,商家会把订单调整控制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区间,提前预留一部分可操作性。
那么,这可不可以理解为是厂商的一种刺激市场的行为?
雷军在新年年会上提出了小米新年的运营策略,其中把新零售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就说明小米在未来一年会向着零售的方向迈进。最重要的一个发力点便是米家,2017年要将米家来到1000家,同时这也是小米百货的支撑点。
其余的厂商虽然重点不同,但是在行业方向是一致的。 OPPO ,华为的线下店本身就不少,加之一个狂打广告,一个主打国产标签,颇受用户追捧。
此外,HTC 作出最后的挣扎,诺基亚授权厂商操作新机,一开始就走了双品牌路线,一个高端的8系列,一个低端的6系列,这与OPPO VIVO 华为、小米走的路线是一致的。
可以想象得到,在2017年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程度会有多激烈。
而市场会如何做回应?厂商们真的能预料到?
在过去的几年里,苹果三星一直都处于行业领先的位置,销量、市场占有率比国产手机加起来的总和还要高出好几倍。
后来,国产厂商崛起,但是只能稍稍分点汤羹。不过可以发现,用户们开始偏向于国产机型,尤其是很多用户从苹果转投过来。
安卓系统本身就比ios系统更优秀,只是早期运行过程中功能叠加,容易卡顿,从安卓6.0开始,卡顿不再是安卓机的弱点。这样一来,苹果手机的优势就丧失了很大一部分。笔者预测,在2017年会是安卓机型的强势崛起之年,用户购机选择较前几年偏离。
之前有媒体消息马云、王思聪等名人大佬用的手机居然是VIVO ,让我等吃瓜群众大跌眼镜。
这或许会拉开安卓国产手机的反击苹果三星的信号,厂商们调高价格、下调订单可以减少市场供应,刺激市场的饥饿感,为年中、年末的新机做铺垫。
推荐阅读:深圳网